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14

5月

李亮伟漫谈古人的名与字

中国古人的名字,包含了许多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取名字的方式,对今人也不乏借鉴意义。5月12日下午,宁波诗社社长、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李亮伟先生做客天一讲堂,漫谈古人名字中的文化内涵。

李亮伟漫谈古人的名与字

李教授谈到,在现代人的概念中,“名字”是一个词。然而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词。一个人先有“名”而后有“字”,“名”是刚出生时所起,而“字”则要等到成年时方取。推敲古人的“名”与“字”,可以发现其中的巧妙关联,两者意义或相近、或相反、或连贯延伸,或共用古语典故。比如诸葛亮字孔明,其中的“亮”与“明”是同义;晏殊字同叔,其中的“殊”与“同”是反义;苏轼字子瞻,“轼”的古义是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凭栏而望即为“瞻”,两者意义连贯延伸;李商隐字义山,是取了商朝隐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在妙语解读众多古人名字后,李教授建议听友,读古书时不妨多留意古人的“名”与“字”,琢磨两者的关联,欣赏其中的诗意之美。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讲堂 古人 名字
  • 浏览量:超过 439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12年05月14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