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13

6月

"火红红"早餐当年遍布宁波大街小巷

两天换一次油的“油条哥”,受到市民的追捧。其实,在十几年,宁波也有这样一个早餐点:它的油炸满300根油条后必须换掉,包子等早餐原料由专门机构统一配送;它生产的早餐干净卫生,它曾开遍甬城大街小巷,辉煌时期分点400多家。而今,这样的早餐点已难寻踪迹,但它并没有消亡,或许市民偶尔能在某条街上见到它。这就是曾风靡全城的“火红红早餐点”。见到本报关于“油条哥”的连续报道后,火红红便民早餐创始人周敏华给本报打来电话,他想诉说10多年来火红红的历程,或许火红红的些许经验对今后“放心早餐”的建设有所帮助。


曾改变甬城街边早餐面貌

初见周敏华,让记者印象深刻,微胖的身躯,让人联想到常在厨房忙碌的厨师。对于他来说,“火红红”就是他的生命,当初他从高额收入的食品厂抽出资金,开创了他的事业——“火红红便民早餐”。

“当初看到街边的早餐点脏乱差,市民的食品安全很难保证,所以我想把宾馆里的早餐自助模式引入到街边摊来。”周敏华聊起了15年前的事。

1997年,甬城街边的早餐点让他深有感触,那时候还没有正规化的早餐店,有的仅仅是三轮车改建的早餐车,也有摊主将炉子、桌子摆在街边,有的甚至将早餐摊开在垃圾堆旁,摊位上满是油腻,擦桌子用的白色抹布脏得发黑,炸油条用的油不知道炸了多少遍,都发黄了。有些店主的手找完钱后,又去揉面。

看到这种现象后,周敏华决定开便民早餐连锁网点,改变宁波街边早餐店脏乱差的现状。

记者从相关报道中了解到,“火红红早餐公司”于1997年下半年开业,先期的50家摊位在江东区的大街小巷出现,为此市政府从再就业工程资金中向火红红企业注入30万元生产自救资金。

红色帽子、红色围裙、红色早餐车……这是“火红红便民早餐网点”的基本形象。

“我把宾馆自助餐的形式通过技术改良后带到马路边上来,给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周敏华说,由于人手不够,他招收了108位下岗工人,并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

“大锅饭”让企业出现亏损

“当时这些员工的工资并没有与企业效益挂钩,从1998年开始,这种弊端开始呈现,员工的积极性不断减退,由于刮风下雨,营业额开始走下坡路,只有8000元到9000元,连员工的工资都成问题了。”周敏华感叹,当初的这种模式让他出现了亏损。

1998年10月,周敏华召集所有员工,与专家和记者开了个座谈会,将“火红红”所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谈了谈,并将改成加盟制的意见下发。

“座谈会后,员工的思想有所转变,其中有三个员工站出来愿意承包。”周敏华说,这让他很欣慰,加盟形式能够走出第一步了。相关资料显示,座谈会两个月后又有10多个人加盟火红红便民早餐连锁网点。由此,火红红创建了新的经营模式。

为了实现当初的梦想——改变街边早餐摊的形象,也为了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周敏华与市区各街道商量,与街边的无证摊贩进行沟通。

从1997年到2000年,周敏华会同有关部门对江东区400多家无证摊贩进行改造,撤并了大部分形象差、布局不合理的网点,其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改造后的摊位,他请专家对这些摊贩进行培训,半个月,从“杂牌军”逐步转变为“正规军”。

经过大浪淘沙仅剩下50家

2001年,经过再提升的“火红红”早餐店以加盟的形式再次向市场推出。这次推出,让“火红红”风靡甬城。

家住黄鹂新村的周女士向记者这样描述当初的情形,“只要在市区的路上走,都能看见‘火红红’红色的早餐车,几乎每个早餐点都排满了队。听说还有部分加盟者因此发了家。”

不过好景不长,在经营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生意好了,许多正规的管理方式与实际经营情况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企业和早餐网点在每年春节过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形象工程改造,可是几个月后,由于日晒雨淋,新的网点形象又破旧不堪,和宁波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部分网点因此搬迁和撤销。到最后,“火红红早餐点”逐渐从市民的话题中消失,大部分街道也见不到“火红红”摊位。

周敏华总结,加盟后的早餐摊很难管理,一些摊点为了降低成本,随意设立制作车间,制作环境恶劣。有些人甚至将早餐点高价卖出,当初加盟费仅1500元,其中还包括车辆制作费及服装费,但他们一转手能卖到2万元,甚至5万元。可想而知,放心早餐难以得到保障。还有一部分人将亭子或餐车闲置起来,本人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另一个原因是,部分网点没有将火红红的“放心早餐”理念执行下去,出现了卫生问题。记者在网上查到,关于火红红早餐点“一次性餐碗上粘有污物”的报道,在与市民采访的过程中,许多市民表示,2003年之后,部分火红红早餐点的服务态度不好,早餐品味也有所下降。由此,“火红红”的形象有所减分。

虽然,“火红红”经历了种种磨难,不过,它并没有就此消亡。据记者了解,目前,“火红红”仅在江东区才能见到,尚存50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这50家是‘火红红’坚持10多年的结果,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精英,这50家也是将来新模式实施的基础。”

给放心早餐提供不少经验

“火红红”的15年,辉煌过、衰败过,也在蓄势待发。这15年的发展经历,“火红红”给放心早餐点的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

“原来接触过‘火红红’的人应该记得,在‘火红红’摊位的上面挂着一张公示牌,”周敏华介绍,“为了增加放心早餐的透明度,我们设立了公示牌制度,上面写有营业员的健康证等内容,让老百姓对食品的制造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我们也开设了投诉热线,投诉热线电话就在公示牌上面写着,如果某些摊位没有遵循这些标准,市民可以打投诉电话,我们会尽快处理。”

除了市民监管外,企业每天有专职管理人员到各个点网检查,“我们也制定了一张检查表,上面有各项标准,比如,着装是否统一、摊位是否整洁、用油是否符合标准、生产过程是否卫生等,每位检查人员对摊点进行打分,每月一统计,如果分数低于最低分值,我们将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光有监督还不够,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我们制定了‘八个统一企业标准’。”周敏华介绍,所谓的八个统一就是:1.形象统一,2.服饰统一,3.健康证上岗证统一,5.价格统一,5.一次性餐具使用统一,6.环境卫生和质量统一,7.营业时间统一,8.按批准范围内统一经营。

“当时供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网点现场制作的‘四大金刚’(宁波传统中式早餐:大饼、油条、粢饭、豆腐脑),另一种是企业制作统一配送的蛋糕之类的早餐。但市场反映,‘四大金刚’的销量远远超过其他早餐的销量,因此围绕‘四大金刚’我们做了许多的包装,包括技术改革、卫生制度等。”周敏华介绍,那时候“火红红”的包子可是家喻户晓。

万一市民吃坏了肚子怎么办?总得有个赔偿的办法。周敏华想到了保险,能否做一个放心早餐保险。200年,他与保险公司联系,企业和各加盟者共同掏钱为90个摊点买了“放心早餐险”。“这是全国首创。其他城市也纷纷学习这种做法,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保险没有实行下去。”

“火红红”想重振当年雄风

“现在,宁波城市与道路建设太快,我们的经营模式需要改革。”周敏华这段时间经常去外地考察,最关心的是早点的经营模式,但全国没有什么成功的样板。

周敏华说,“现在面临的问题也非常大,老的模式又需要更正了,我们与相关部门正在联系,希望能造出更适应宁波的早点车或者早点亭子,同时也将我们的管理模式更新,让放心早餐更放心。”

未来如何将放心早餐坚持下去?周敏华有自己的想法。他表示:第一,产品的品质要保证;第二,以企业监管和市民监管为主;第三,如何来认定放心早餐,需要制定适宜的行业标准;第四,放心早点保险,万一老百姓吃坏肚子了,也能得到保证;第五,在老三区设立几个车间,在那里装好摄像头,卫生部门派专员现场监管。早餐的半成品都由他们生产,各早餐点必须到他们那进货,这样能保证早餐的卫生安全。

“‘油条哥’的事件让我看到,市民对放心早餐的渴求,放心早餐的实质是诚信经营,这是我这几天看了商报关于‘油条哥’连续报道后总结的道理。”周敏华感慨,“我们主打的品牌就是放心早餐,所以我们一定要办好,下一步我们也在做一系列改进,希望未来的‘火红红’能再度出现在甬城的大街小巷,真正为市民服务。”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火红红 早餐
  • 浏览量:超过 475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3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