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19

6月

构筑“百姓博物馆”

在博物馆界,年轻可不是什么优势,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藏品少、关注度低、社会效益差。然而,正是因为年轻,才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才敢于不断改变突破自己。宁波博物馆以年轻的身姿走出了一条“百姓博物馆”之路。目前,参观人数已突破300万,被业内誉为“我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做得最好的”、“以展陈为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各博物馆的共识与目标,而宁波博物馆则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了“有展要常新,凡展求精品”理念。藏品资源不足是宁博的短板,他们就按照“天下文物资源为我所用”的思路,积极引进各种临特展,不仅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国内著名博物馆引进精品展览,而且逐步向整合展览资源转变。

今年6月1日开幕的《和谐之彩——纪念中墨建交40周年墨西哥现代艺术展》可谓是引进展览资源的最新案例。展品从墨西哥财政部“文化遗产及实物支付收藏”中精心选出,包含迭戈·里维拉、鲁菲诺·塔马约等30多位20世纪墨西哥最负盛名的艺术家的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墨西哥艺术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次全方位了解墨西哥现当代艺术的难得机会。

目前正在宁波博物馆展出的《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8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则是他们整合国内展览资源的一个典范。该展览联合蓬莱、扬州、福州、泉州等7个“海上丝绸之路”城市的文博机构联合举办,是国内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首个综合性展览,展出来自8大城市的精品文物180余件,向公众再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

变“孤军奋战”为“全民参与”。博物馆是博物馆人的,也是公众的,归根结底是百姓的。宁波博物馆从建馆之初便认识到,“百姓博物馆”中的“百姓”担任的不仅仅是观众的角色,他们还应该是博物馆建设管理的参与者。因而构筑畅通的馆民双向交流渠道成为宁博始终坚持的工作。

馆舍的设计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并遵从公众意愿选择设计方案;利用海外“宁波帮”捐赠资金成立宁波博约博物馆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博物馆相关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志愿者队伍业已成为宁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先后有600余名社会志愿者在馆内注册服务,工作岗位涵盖后勤保障、前台服务、讲解接待、联络宣传、展览设计、活动组织等多个领域。

每一位志愿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适合的工作。60岁的退休教师陈李蕾与干女儿一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承担越窑青瓷馆的讲解;来自韩国的金恩惠擅长韩文、英文、中文,在馆里提供翻译服务;吴兰智是一名热心参与博物馆活动的儿童志愿者,自费在博物馆举办了“儿童手工创意绘画”、“外来务工子女小小考古家”、“探索发掘恐龙”等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儿童和家长参与;活跃在宁波市出租车公司的“雷锋出租车队”经常免费接送社区体弱病残者参观博物馆,还主动向外地游客推介宁波博物馆……如今,宁波博物馆的志愿者已成为联系社会和博物馆之间的桥梁,成为博物馆文化的“播种机”和“宣传队”。

作为全国3400余座博物馆中的新生者,宁波博物馆成长经历恰似中国博物馆事业近年来迅猛发展、剧烈变化的缩影,它犹如一滴水,折射出的是中国文化事业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态势。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百姓博物馆
  • 浏览量:超过 269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12年06月19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