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30

7月

掉入“免费美容陷阱”怎么自救?

万一掉入“免费美容陷阱”后,首先不要向商家付钱,如果店家不让走人,立即打110,或让同学报警,投诉店家“限制人身自由”。报警的文字记载,可作为店家强制消费的证据。

对强制消费的“假免费美容店”,东湖开发区工商局动了真格,不仅要4家店全额退款,还对其中2家店开出罚单。

随着高校陆续开学,一些新入学的女大学生,也开始纷纷掉入光谷步行街的“美容”陷阱。据东湖开发区工商局统计,8月20日至今,已接到25起有关“免费美容”投诉,投诉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美容店先是派人在光谷步行街“钓鱼”,看到大学女生就将“免费服务” 的传单和代金券,当诱饵发给她们;若大学生心动,就带入店里美容安排“美容师”,进行“1对1”测试:店员先在学生脸上抹所谓的化妆品,等化妆品氧化而产生黑色物质后,店员就对学生说,检测结果是有黑毒素,需用店内特殊产品治疗;如果学生不愿治疗,店员就退而求其次,忽悠学生说,清洗黑物质毒素,也要用特殊产品,清洗费最低为50元;并恐吓学生说,如不及时清理就会使脸变黑。如果学生不愿意清理,就要强制清洗,学生不付清洗费,店家就限制学生人身自由,不准离店。

经查,仅“欧格米兰美容会所”一家,工商部门就接到类似投诉16起,涉案金额达5230元;涉及“赛贝尔生活美容馆”的投诉有5起,涉案金额2280元,平均每人在400元以上。此外,“天竺之声”和“雅丝莱丽”美容店,也各有2起投诉。

针对强制消费的这4家美容店,工商部门不仅仅是责令整改,而且让店家全额退款;此外,工商部门对欧格米兰美容会所罚款1万元,对赛贝尔生活美容馆罚款2200元。

掉入“免费美容陷阱”怎么自救?

女大学新生掉进“免费美容”陷阱的投诉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是商家唯利是图,绞尽脑汁设陷阱。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工商部门、消协和学校的有关宣传不到位,许多女生根本不知还有这种陷阱。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行政执法部门处罚不力。工商人员也提醒女大学生,不要贪图便宜,掉进“免费”陷阱。

万一掉入“免费美容陷阱”后,首先不要向商家付钱,如果店家不让走人,立即打110,或让同学报警,投诉店家“限制人身自由”。报警的文字记载,可作为店家强制消费的证据。

然后,再打12315,向工商部门投诉店家“强制消费”或“欺诈消费者”。这样,工商部门就可根据警方的材料和消费者的投诉资料,要求商家退钱,对情节严重的店家,工商部门还可依法罚款。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美容陷阱
  • 浏览量:超过 295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12年07月30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