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9月
海鲜的美味、烧烤的香味加上夜生活后的腹中空空,让很多人对夜宵充满期待。然而油烟、噪声、垃圾,却给周边居民和城市环境带来无限的烦恼。
江东区今年提出打造六条“餐饮精品示范街”以来,王隘路是该区第一条展开集中整治的道路,这条曾经让人“又爱又恨”的马路成为小餐饮综合整治的一个样板,而江东北路、兴宁路、惊驾路、达升路、彩虹北路等其他承载着“吃在江东”美誉的餐饮街,将如何走向精品化之路?
又爱又恨“烧烤街”
“现在王隘路上清静多了,以前有夜宵摊虽然给部分人带来方便,但却让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卓先生是孔雀小区的居民,并不喜欢夜宵的他不仅每天晚上要忍受烧烤带来的油烟味,“每天起码要到凌晨一两点钟,散场后是满地的垃圾,有时候食客们随性停车还造成了路堵。”
除了王隘路,在我市这样的“夜宵路”还真不少。它们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无证摊贩较多,不仅没有固定摊位,而且经常夜间出没,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了不小影响,也影响城市的形象。
与此同时,这些无证摊贩的食品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无证夜宵摊,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健康检查,甚至还存在着食品安全隐患。但由于方便的地段、美味的食物和低廉的价格,不少市民吃得津津有味。
分类整改促提升
“现在有了合法证照,生意肯定会越做越红火。”在白鹤街道引导下,位于王隘路上一家重庆鸡公煲店店主在药监和工商部门办理完餐饮服务许可证及工商营业执照后表示,小店有了合法身份,可以安心地在宁波做生意了。
今年5月,江东区启动小餐饮业综合整治提升工作,逐步将零散的小餐饮引导转型提升到符合核心城区要求的业态产业,其中王隘路的整治首当其冲。
“自6月份连续两次夜间开展密集性、大规模联合整治行动以来,已成功取缔11家重点无证烧烤业主。”江东区白鹤街道有关负责人说。据了解,王隘路的整治主要由街道牵头,联合公安、交警、城管、工商、环保、食品药品等部门,依法依规、分门别类、循序渐进地展开。
据了解,对有固定店面的小餐饮店,整治手段主要包括办理临时餐饮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增加和改善食品安全设施设备,改善店堂环境面貌;对业主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不符合条件的依法予以取缔等。对无证流动摊贩则坚决取缔。
推广“样板”求精品
对很多市民而言,江东是美食天堂,目前该区登记在册各类餐饮店就有1550多家,形成了惊驾路、彩虹北路、达升路等几十条餐饮聚集的路段或区域。“整治是为了推进餐饮业的持续、规范和健康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江东区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人说。
据了解,“王隘路样板”将在江东其他道路上逐步推广。有关部门除了依法规范餐饮店的准入门槛、把好市场准入关外,还将对已开设的小餐饮店分门别类,通过改造提升、引导变更、清理取缔等方式规范整顿。
他们将对店名招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油烟和噪声污染严重、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符合条件的,引导其变更转行,拒不落实整改的予以严肃查处。
其次是对调查摸底掌握的无证无照餐饮店进行梳理,对基本符合设立条件的,引导其改造提升,申领证照;对不具备基本条件的,通过联合执法及有关部门的综合执法,依法予以取缔。
三是在创建省级餐饮服务示范区321示范工程过程中,加大连锁品牌餐饮的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