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12月
油价上涨、停车难等问题,让不少有私家车的市民也开始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但在寒风凛冽中左等右等要搭乘的公交车姗姗来迟的现象,让不少市民抱怨。“站牌上明明写着发车间隔10到20分钟,可为什么我经常等40多分钟都没有一辆车过来?”市民王先生投诉道。
“为什么107路公交车总是不准点呢?今天上班又要迟到了,这个月的奖金彻底泡汤了。”上周五早上,在鄞州区政府站点候车的苏小姐抱怨说。
“一个小时过去了,可这339路还是不见踪影,天气冷又刮着风,站得脚都麻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上周五下午,在清河宾馆等车回家的市民方先生说。
对于这些定点乘坐公交上下班的市民而言,公交车的姗姗来迟,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少麻烦。上班的迟到,下班的晚回,哪怕早一刻出门,和客户或是朋友约好时间也总是被戴上不守信的帽子。而每个车站站牌上清清楚楚标明着的间隔时间,让他们在寒风中等得颇为不甘愿。
“我明明看了站牌的,上面明明白白写着10到20分钟一班车,怎么这303路车,我等了40多分钟都没有一辆开过。”上周四下午,在高塘四村站点等公交车的市民丁小姐说。而从市第一医院出来的禾先生更是愤愤地表示,他等待的9路车,明明写着4到10分钟一班车,可一等却等了半个多小时。
不仅如此,有些情况下即使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也让乘客颇为不满。“这337路一小时左右才来一辆,还人挤人挤到爆,我们年轻人挤挤也就算了,但如果是年老体弱的,别说挤不上,就是勉强从后门上车,也不得动弹,别人就是想让座也没空间让。”上周五下午,在清河宾馆候车的王小姐说。
市民反映的问题多集中出现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但也有不少分散在上午、中午以及下午等非高峰期。宁波公交车的延迟现象是否有集中时间段?姗姗来迟的情况又有多严重?
据调查发现,宁波市公交总公司、北仑公交、东方巴士、城乡公交和公运公交等宁波五大公交公司下属的部分公交线路都存在等候时间延迟问题。只是普遍来看,高峰期内等候时间能够稍短些,但差别也并不明显。与非高峰期相比,即使发车密度增加,诸如东门口等客流非常集中的站点,也没能较好解决一些线路拥挤到难以上车的现象。
根据调查记录的数据来看,即使不在高峰期内,也有近三成公交车的等待时间超过了站牌上间隔发车的上限。站牌上公交车的发车间隔短至五六分钟,长至十几分钟,最长的也不过二三十分钟,但每个站点均出现了等待近一个小时的班次。比如上周四早高峰期在胜丰路站等候512路就需要花费了近一个小时,上周五上午非高峰期在火车东站等待903路花费了一个小时,而上周六下午非高峰期在老庙站等25路竟等候了50分钟。而每个等待周期内,其他同一线路的车辆最多开过了8辆。
此外,不少车次还存在成双结对的现象,正如戴先生半个小时不来一辆3路车,一来却来了足足3辆的经历一样,在华泰剑桥一期站点等候的半天时间里,511路、369路、21路、906路等都有两车“结伴而行”的现象。
公交车为何姗姗来迟?站牌上的间隔时间到底还算不算数?有没有一个准确的发车间隔,能够让等车的市民不要看着站牌空欢喜?
对此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车牌上的发车间隔时间是运营科室根据每条线路客流情况预算的,其中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考虑到客流量较为集中,发车班次就会加密。因而一般而言,高峰期发车间隔较短,非高峰期发车间隔就较长。
但诸如25路车站牌上所写的发车间隔,9到20分钟,并不意味着等候一班25路公交车的时间在9分钟到20分钟之内,因为还要考虑到许多干扰因素。比如高峰期间容易发生的各种堵车问题及车辆抛锚等各种突发情况,所以乘客的等候时间有可能在这个发车间隔的上限之外。但站牌上的发车间隔时间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为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乘客的合理等待时间应该是在发车间隔范围内的。如果连续几天发生脱班现象,市民可到相关公交公司进行投诉。
市客运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公交专用车道只有23.3公里,与庞大的公交线路相比,只占一个零头。加快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建设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