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负责搭轿身,一个负责软装饰,一对古稀夫妇凭着儿时的记忆花了百余天,竟然做出了一顶喜庆的大花轿。这几天,余姚低塘街道的吴大爷夫妇成了村民们眼中的大红人,这对闲赋在家的老人用纯手工,打造出这顶“豪华”花轿,引得众多村民前往围观。
吴大爷今年76岁,退休前是低塘派出所所长,老伴陆婆婆比吴大爷小6岁,也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老两口一起合作的这顶花轿轿高2.3米、宽1米,重达80公斤,呈四方四角出檐宝塔顶形,轿顶上缀满了绸缎做的鲜花、金色的花生、元宝以及五颜六色的彩珠和象征红火的辣椒,轿沿上更是挂着100多个中国结,还有钱币、算盘流苏坠,十分华丽。揭开轿帷,轿身里面还贴着一副恭贺新婚的对联,充满了喜气。
细看了下这顶花轿,轿身上既有古色古香的木雕,又有充满现代感的印花有机玻璃,最亮眼的地方还属底座下的四个万向轮。吴大爷说,装了有机玻璃就不用担心雨水渗漏进来,而底盘的轮子,则是考虑到花轿重量,抬轿师傅体力不支时就能推着前进。
“以前旅游时,在景点经常能看见各种花轿,不过那些花轿的轿身基本上是用布料制作的,和我小时候见过的花轿不一样。”吴大爷说,他小的时候,看到出嫁的新娘都是坐着木质的大红花轿,那个大花轿十分精致,可惜在他26岁结婚时,已经不用花轿抬新娘了。“其实从那时起,我心里就一直想着自己动手做一顶木结构的大红花轿,一来可以让老伴尝尝坐花轿的滋味,二来也能让晚辈们看看正宗的花轿是什么样子的。”吴大爷说,陆婆婆得知他的想法后,心里可高兴了,当下就给予大力支持。
在动手做花轿前,吴大爷凭借脑海中的印象,先绘制了一幅草图,之后按照这张草图,去木材厂买来了主材檀木和樟木,用这两种木头分别做成底座和支柱。“轿身框架是我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中国结和彩珠等装饰品都是我和老伴跑了四五个城市采购来的,光轿沿上的中国结就用了100多个。”吴大爷说,花轿完工后,他立即请来了94岁高龄的丈母娘,让丈母娘先坐大花轿,丈母娘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吴大伯在轿顶上缀满铜钱币、元宝、花生、辣椒等装饰品,可能是为了讨个喜庆的好彩头,表达他对新人早生贵子、家庭财富到来的美好祝福。”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文艺民俗学博士毛海银副教授听到记者的描述后表示,一般的大红花轿并不会装饰这么多饰品,在她看来,吴大爷的“豪华”花轿充满了创新色彩。
“北方的花轿多以软衣式花轿为主,它在轿框的四周罩以红色的绫罗帷幕,而我们南方主要流行硬衣式花轿,这种花轿全身都是木制结构。”毛博士说,吴大爷的花轿融合了软衣式和硬衣式的特点,既有木质轿身,又有绸缎轿帏,十分实用。
“就这几天,还天天有人慕名来家里和花轿拍照留念呢。”吴大爷开心地说,大红花轿是喜庆的用具,若是有年轻人需要用到他和老伴一起做的这顶手工花轿,他愿意无偿借给大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