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11

3月



宁海桑洲镇麻岙村,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宅里,住着一位63岁的盲人乐师,名叫陈振台。


邻居老老少少,都爱听老陈演奏。有时,他来到村口,坐在人群中,拉几曲,有人和着唱几段。有时,他喜欢一个人坐在老宅的门槛上,静静地拉着……悠远缠绵的乐曲,为古村平添了几分独特魅力。

老陈说,他的童年相当凄惨,4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他因高烧而双目失明。他在黑暗中学会了生活自理,练就了心理上的自强。

为了谋生,13岁那年,家人送他去跟人学算命。那时,除了学算命外,他最大的快乐就是听音乐。“村里的学校有一台风琴,每次音乐老师弹风琴时,我就会拄着盲杖来到学校的围墙外,安静地听……”

后来,他接触到了二胡、三弦等乐器。没有老师指导,他边听广播与收音机,边模仿练习。家人见他这么喜欢音乐,就买了一台卡式录音机。从此,他每天对着录音机反复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学会了拉二胡,还学会了演奏三弦、京胡、越胡等各种民族乐器。

“我一边学演奏,一边还在熟悉乐器的构造原理,摸索着如何制作它们。”老陈说。他至今还记得,他制作的第一件乐器是一把三弦,花了半个月时间。

老陈家里的墙上,挂满了各种乐器,这些都是他自己做的。他翻出平时使用的工具,用手比划着每一道工序。在一个木箱子里摸工具时,他的手不小心被划破了,可见平时制作的艰难。

陈振台经常微笑着,很乐意和记者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会。

村民王式华说,在别人看来,失明的陈振台的人生挺不幸。不过,乐观的他用音乐填补了身体缺陷造成的心理伤痛。他最开心的事,就是用音乐与村民交流,享受快乐。




老陈靠摸着刻度来确定制作乐器的大小尺度。这把折叠尺已跟了老陈二三十年。




村口,老伙伴们聚在一起,一个拉一个唱,其乐陶陶。




一空下来,老伴就打开播放机和老陈一起听戏曲。




每把琴都是老陈的宝贝,每天都擦拭一下。

关于本文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