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4月有人被本片的斗争精神所动,有人被本片渲染的气氛所动,有人被本片的血性气魄所动。但我却在想本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是反抗斗争的赛德克精神,还是血性的种族魅力,而我看到更多的是迷茫和矛盾,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自己!
~谁的立场在讲谁的故事~
~这段台湾特有的文化和历史有许多国外影评人在问到底导演是站在什么立场在说这件事情.
导演的解释是影片没有立场,希望能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而已. 其实我想说其实导演也在努力这样做着,所以我也很相信他的诚意.但也并非能做到说到做到,毕竟人都是有主观性的,细节和高潮绝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说的没有立场,或者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有立场的.~
对于原住民杀戮日本人的下笔重了些,反而会增加不了解这段文化的人的别样想法和曲解,难道是因为故事所需,还是另有他意.所以说“出草”又显得不怎么充分,所以我看不出有甚么作用.
这里说一下原住民"出草"的原因铺陈太少,导演台湾人肯定知道更多更详实的资料和信息,难道原住民就是因为一些简单的文化冲突和略显模糊的理由就全面杀戮日本人吗?说实话有点简单了....原住民的悲惨生活没有深入涉及到,而更多的是对首领的梦解析的更多,也许更有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对真正自我的探寻和回归,所以我想说导演抱着没立场,有思想在演绎这部片子,整个故事情节也就不能那样子了.
结尾原住民英雄:真正的人,在赴死的时候,居然漫天樱花,日本军官居然说:没有想到在台湾也有武士的精神,难道是樱花开的太艳丽了么?
找寻一个灵魂的归宿和净土
影片原住民相协自杀时一句台词也许才是本片的主旨:矛盾和迷茫 "我死后会到达祖先的猎场么?还是会归属神社?"按照日本所谓文明体系教育的一个原住民年轻人的矛盾的自问"那你就用刀割开你矛盾的肝肠""你的灵魂会自由飘荡."这是他的同伴的回答.
台湾在文化上有明以来中原政权的影响,有日本50年殖民的影响,有原住民传统的影响.有本土汉人,有外省人,有日本遗留民,有相互通婚的后裔. 很难让台湾做出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其实同伴的回答就是导演的立场------自由飘荡的灵魂.总之,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有人一厢情愿看做抗日片,有人看到了台湾的精神.我看到的就是这些了!
各影院五折电影票 | 来自 0574sh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