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4月关于吸毒者的经历,对于大多数的我们,可能并不了解。我们一般会从别人口中,或者新闻媒体的简短评述里把它作为一个记忆中可有可无的事件来记录。吸毒者的生活因为毒品本身的道德和社会危害被慢慢边缘化,也成为我们无法了解和体会的生命经验。
我们所存在的人类社会,似乎从某个角度讲,都是心造出来的。毒品也是,它可以为我们极度追求肉体和精神刺激,而又不愿彻底抵抗懒惰情绪的人性代言。即使它不被认可,但仍然客观存在。
这部由澳大利亚导演:尼尔·阿姆菲尔德执导,希斯·莱杰主演的《糖果》给了我们了解他们的参考。影片本身并没有过多讨论吸毒带来的社会问题,而是直接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他们的痛苦与快乐。这未必是先河,但创意和剧本加上配乐的完美结合让它如此出色而被世界关注。
影片分三个部分:天堂、人间、地狱。导演在试图让毒品作为一把引发命运改变的钥匙,把相爱的两人从天堂带入地狱。
天堂的部分很美好,凯蒂和丹尼,都是繁花盛开的年纪,美丽的姑娘遇见英俊的小伙。时光如果汁般甜美,生活忽然变得色彩斑斓,暖意浓浓。
毒品作为丹尼想要分享的有关美好的东西被两人深深吸引。在我们二十出头的年岁里,脑中也一定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可是也几多迷茫。我们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像我们想的那么好,也不知道究竟怎样做才可以梦想成真。对于飘忽不定的未来,有时候当下的快乐和痛苦变得尤为真实。
既然未来不可知,那就享受现在吧,其实对于开放的国家来说,毒品还算是比较普遍的。而没有太多判断对错能力的丹尼也从未想过要去害凯蒂,只是想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与她分享。这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谁不是这么想呢?不幸的是,我们无法判断我们认为的好东西,是否真的那么好,是否会改变我们的命运。
有了爱情的甜蜜和对毒品的欲望,其实很多所谓的道德标准都不重要,也不会太伤害到两人的感情了。凯蒂为了能有钱买粉和其他人上床,丹尼也是,只是这些都被包裹在糖果里,不到外面的甜蜜结束,是不会尝到苦涩的。
然后是结婚,影片进入第二部分。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一定准确,不过婚姻确实可以让冲动的、刺激的感情经历被平淡的没有太多悬念的生活碾平。
这时,糖果外面的甜蜜和刺激慢慢被吮完,里面的苦涩开始显露。吸毒成了生活的习惯而非刚开始的寻求刺激,两人的感情也因为情绪的不稳定而很容易引发争执。
其实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意识到了必须要戒掉它。而且对戒掉它充满希望,从开始的不坚定到凯蒂的怀孕,两人终于下定决心戒毒。
只是,当希望驾驭不了欲望,所有有关美好,有关善良,有关快乐和幸福的计划都会被欲望从天堂的方向拽入地域。
当欲望一次次锤烂你渴望积极的心,当你再也力不从心,再也站不起来。一切犹如灰烬,充满绝望,无法还原。
“我们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却有很多计划被搁浅”第一天,第二天……
毒瘾发作的时候,坐卧不安、精神恍惚。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毫无关系。
焦躁,想做点什么来让身体好受一点,可是没有用!完全不起作用。毒瘾越来越厉害,身体完全无法控制,折磨、痛苦,似乎让身体受疼,去撞击、捶打它才能让它的疼痛与毒瘾的折磨抗衡。
忘记了一切,包括怀孕、甚至生命。
只是在意念里,仍残存着一丝想去戒掉它的决心。
可是,第四天,所有的意志被摧毁,不顾一切去找大麻。没有人理会,没有人愿意借钱,没有人愿意帮助。
然后,流产!毒瘾与流产的双重痛苦砸向凯蒂,当医生把已经死去的婴儿从凯蒂身体里拿出,欲哭无泪,欲哭无泪!这种心灵的创痛是多么让人难以承受。
所幸的是,两人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丹尼决定搬到乡下去住。然后他们在乡下迎来了与凯蒂父母的见面。
其实这一部分值得引起注意,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包括凯蒂为什么会放任,丹尼为什么会接触毒品。影片在开始的部分讲到了,丹尼的父母已经不再管他了,而相反的凯蒂的家庭管教却特别严。家庭教育和孩子以后的性格成长关系很大。没有爱的家庭,像丹尼,其实还好,没有犯罪,只是接触到了卡斯伯等吸毒和同性恋的人。而凯蒂的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爱过于束缚了她内心的叛逆,才可能引发了后面的这些。所以,爱的方法其实很重要。
这段凯蒂父母与两人的争执也开启了两人悲剧宿命的大门。有时候,命运这个东西很特别,它不会因为你心存希望,不断进取而给你你想要的,可是我们不就是为了某个美好的愿望而这么坚持着么?或许这就是人生中最动人也最残酷的地方吧。
凯蒂患了精神衰弱,卡斯伯伴随着毒品的刺激走向生命的终结,丹尼做了餐厅的洗碗工。“一切都死亡了,一切都变成蓝色的了。就那样,一切也都随风消失了”
结局的部分,其实很特别。两人深深相爱,但丹尼拒绝了。这让人又爱又恨的回忆无法割舍又不得不放下。那梦幻的像天堂般的生活,那痛苦的像地狱般的煎熬。如果想要解脱,只能选择放下,别无他法。
各影院五折电影票 | 来自 0574sho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