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03

4月
  • yq
  • 分享到:

查到20考研的初试成绩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凉了。只能说努力过,不后悔,但失败的原因还是挺重要的。冷静下来,决定跟21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聊聊,算是给备考的你们一些忠告吧!


无论你有没有我说的这些问题,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法和状态,而不是盲目借鉴。


1.拒绝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可以说是最笨的方法,建议学弟学妹们不要采用。


备考时最重要的还是理解记忆,如果不理解知识点或是一知半解,无论我们怎样背诵,怎样默写,都只是机械记忆,学不会不说,还容易忘记,费时又费力。


必须承认,一味地背诵知识点真的是太枯燥了,挺长时间也背不下来多少内容,反倒让自己很烦。这是学姐的亲身经历。


而且做专业课真题时会发现,简述题特别是分析题,一道题可能会综合考察好几个知识点,如果我们只是机械性的记住某一个知识点,而没有在脑中形成知识体系,没有自己的理解,是写不出高分答案的。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得个基础分。


所以,理解记忆真的很重要。


2.经验贴不是秘籍


就连我的这些经验,也不应该被看做是备考秘籍。学姐学长们的经验是自己备考过程中的体会,每个人情况不同,借鉴也要有所甄别,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当时是看了一个上岸学姐的备考时间安排,以为这就是正确的时间安排,也严格执行,也不管作息时间自己能不能承受的来。结果就是,我的复习只为赶进度而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在学习方法上,我还是有所甄别的。当时大家基本都用肖秀荣的教材,我觉得光看教材不适合我,就跟了腿姐的班,事实证明,看网课让我节省了很多时间,效率也很高。


3.切忌抄书式笔记


现在才明白,当初图书馆里奋笔疾书的那个人,未必就是后来考上研究生的那个人。


做笔记也是讲究方法的,抄书式做笔记,还不如剩下时间多几遍书。虽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但也不是写过一遍就能记住的。


笔记是对原有内容的补充或是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最有用的笔记应该是自己整理的知识框架。框架是对知识的梳理,后期还可用来查缺补漏。


不过我当时很懒,政治是直接用的老师整理的框架,专业课干脆没整理框架,只是标注了重难点。这都是失败的教训啊!


以上是学姐考研失败后的心得体会,希望对21考研的你有所借鉴。


还是要强调,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别人的经验,不要一味照搬使用。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 浏览量:超过 0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03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