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

11

5月
  • yq
  • 分享到:

说来也巧,这个问题从考试前到现在,一直都有人问。借最近复试的机会,拿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


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是自考/专升本/双非本科,要不要提前联系导师,老师会不会拒绝我


2.我本科不好,报考985、211学校会不会歧视


3.XX学校复试会有歧视么?


你们不妨想一下,学校到底在歧视什么?


教育经历不好


如果你当面试官,在985和双非学生之间做选择,会怎么选?985学生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优秀的学习习惯会大概率保持下去。所以,两位考生如果表现相当,985学生自然更有优势。


排名靠后 初试分数低


很多网友把这一条也当做歧视,但这其实算不上,因为一场初试下来你考的分数本来就低呀...


死记硬背 只会考试


这个问题其实挺严重的,但很多宝宝还没有意识到。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位老师这么说,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研究生考试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轻成绩、重能力的阶段,靠死背几本考研书就想逆袭的作法,越来越不灵了。双一流大学都在力推申请考核制,如果你打定要读研,工科生还是多提高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吧;文科生,还是多阅读多写作,眼界放开;多与专业老师交流,多问问题;多与重本的大学生沟通,多去重本听讲座。还有共通的一点:那就是英语要拔尖。


上面这三点,我觉得大家可以先好好思考一下,再结合网上XX学校歧视的流言,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这些歧视在第一志愿的时候,还不是那么明显。更严重的是在调剂环节——很多学校直接明说“优先985、211,不接受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


有同学会问了:“现在知道歧视了,我们就不考研了吗?”


当然不是


复试不像初试只有一张试卷定成败,而是考核个人综合素质,并且有具体的得分细则。比如昨天说的复试时老师按什么打分?看看这份表格就明白了


考核内容除了笔试以外,面试考察更加综合。专业素养、个人能力、英语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各占了不同的权重比,而在这个占比中,主要还是看你对导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情况,这些现场因素。


与其说是别人对你的“歧视”,不如说是自己的“劣势”,毕竟学历差距也是自己的高考遗留问题。但比起出身,更“歧视”的可能是你的懒惰。


分数没出来没法静下心来复习;等分数出来了,又临时抱佛脚匆忙准备复试。


所以,不要盯着本科出身,越好的学校,越重视复试公平性。接受现实,努力扭转局面,改变不了过去,那就努力改变以后的命运。


关于本文
  • 本文标签:
  • 浏览量:超过 0 人围观
  •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11日
相关文章
所有资讯分类